,是原本就打算要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的,也都同意出去了。
事情办的这么顺利,谢立兰也挺高兴的。孙子和儿子拜托他的事情,他给办的挺好。接着,他就去到自己的书房,给朝廷官报写起了文章。
谢立兰的文章送过去,官报的负责人也不敢随意应对。这毕竟是老太傅,即便是皇上准了他辞官,可许多人心里都明白,皇上待他是不同的。
他们研究了一下,最终还是决定,将明天的版面留出来一块,专门刊登谢立兰的文章。
而且,他的文章写得,确实相当不错。
文章就刊登在第二天的版面上,谢立兰还特地叫人买了一份报纸回来,他自己专门看了一下自己写的文章。铿锵有力,将辽东渲染的十分好,相信不少人看完之后,都会对那里有所好奇的。
人一旦对一个地方产生了好奇心,又有这么个机会可以去那边交流,那些人哪里还能坐得住呢?
况且,谢立兰那文章写的是真的十分有水平,他在文章里面,还稍微提了一下其他几位确定要去的几位大儒的名字。等到过两天,这报纸发送到其他地方,会有更多的读书人看到的。
两个月之后,正是暮春时节,这次的交流会也真正的展开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