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家的发家史其实要从过来京市后开始算的。
过来京市后的第一家饺子铺,从饺子铺之后,就有些一发不可收拾了。
在八十年代的那个时候,每个月收入能达到几千上万,尤其是在八十年代后期后,每个月光是利润,就已经达到了十几二十万之巨。
买下京郊外的那一块八万多平方的地,那可是欠了银行不少,不过并不担心还不了。
从九十年代开始,林青禾跟周青柏就开始建楼房了,农民房,专门留着出租的那种。
就交给周二哥去监工,工程跟质量都是够硬的,一点不担心。
前前后后,建了足足十几套农民房,有一些不高,只有七层,但有一些就足足有十三层。
九十年代的租金不贵的,但即便是不贵,可是这么多楼房收起来,那个租金都是不可限量的。
建设这些楼房,那需要的钱可不少啊,哪怕九十年代没后世那么贵,可是也不便宜。
而在九一年的时候,林青禾跟周青柏俩口子去了一趟海南。
在那边也是发了一笔财,为家里后边的生意打下了扎实的经济基础。
九一年的时候,商品房一平方才一千多,贵的两千多,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