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证物证俱无, 仅凭原监军的一面之词,案子本身便有失偏颇。
案子查到这里,可谓是陷入僵局,一方面证明了厉晦叛国一案有失偏颇,但另一方面,又拿不出任何证据,证明这偏颇究竟落在何处。
毕竟,说句大不韪的话,最偏颇的人,便是先帝,但谁敢把矛头指向先帝、
却恰在这时,大理寺一寺官从几屋子的卷宗中,翻出了一桩旧案,彻底打破了僵局。
太和殿偏殿
大理寺卿韦述与刑部尚书刘熙各坐一边,正等着陛下传召,二人分管刑部和大理寺,又因两部常有交集,偶有口角,相处得并不算愉快。能这般心平气和坐在一处,实在是难得的场景。
韦述快到致仕的年纪,刑部尚书刘熙却还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。
二人彼此对视一眼。
韦述一脸和蔼笑意,和善得犹如白发仙人,望着刑部尚书刘熙,心里却在想:傻大个,丁点不像文官。
刑部尚书刘熙长着一张老实巴交的脸,脸略方,还是出了名的怕夫人,六部之中,数他看上去最憨厚老实,此时本朝出了名的老实人却在心里嘀咕:老狐狸,一肚子的坏水!
正嘀咕罢,对面的韦述却笑眯眯开了腔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