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的嬷嬷,这些并非是宫女,宫女二十五岁就“放归”,给体恤银子加两匹绸缎,算是宫里给的嫁妆。
而教养嬷嬷,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女人,她们在宫里也是有品级的,并且从事的工作也比宫女们要高贵一些,教授规矩礼仪,照顾主子起居的妇人。
古代后宫女官等级不多,而且多数都是没有等级划分的宫女。但凡是有等级的,那都不是一般人。
最高级的就是正三品的掌事嬷嬷,管理所有宫里大事,负责分发俸禄,分配宫女等,可以说是大权在握了。
往下是从三品的御前尚义,那是皇帝的贴身宫女。
正四品的礼教司仪,这个就比较多了,管的也多,平日里是教导正七品以下小主和宫女礼仪的,也是一般人家最喜欢聘请的教养嬷嬷,她们出宫之后,宫里的品级是可以随身带出去的,并且宫里给的体恤银子也比宫女的要多的多,历年得到的赏赐也可以全都带出宫去。
最低的也是从四品的凤仪女官,乃是太后,太妃,皇后或者太子妃的贴身宫女,正儿八经的正室主子娘娘,是可以有四位到八位这样的凤仪女官。
而皇贵妃可以有一位这样的女官,但是贵妃就没有了,只能有贴身宫女,被称之为“大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