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唉声叹气的:“老钱次次全身而退,倒霉的还是我们。也不知道这次六百多万打水漂老板要气多久。”
会议室里的气压低极了。
终于,有人长长的叹了一口气:“要是我有钱就好了。”“我有钱,立马全砸微博上让这次的宣传片榜一出道然后用事实说话把各地‘新生’报名的数据砸老钱头上让他看看年轻人的力量!”
但没意义
“别嚎了。”
大家陆陆续续的起身,“赶紧干活吧。”
宣传片很快就投了出去。
地方台的广告费不太贵,红星包圆了。
新闻、电视剧的空档,无缝滚动播放。
没多久,各地的中老年人和部分年轻观众都陆陆续续的对红星有了印象。
这片子的质量简直可以写在编导的履历上了。
他时刻关注着最新动态。
并且……“我准备好了!就让暴风雨般的夸奖砸在我身上叭!”
编导坚信,审美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,不因年龄的差异而变迁——他会得到来自观众的一致好评。
但
一遍又一遍的观看后,观众们的重点歪了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