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掌柜合作手套一事的时候,林初月就有对他们建,可议借此机会打响自己的招牌,刘掌柜犹豫了会儿,倒也向那边反映,在后来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,才把自己绣铺的这招牌,借着手套的名义打响出去。
这时已经过去半年,他们绣铺的招牌早已在于安城,乃至邻近的各个县城站稳了脚跟,全然不和以往一样,只认这绣铺二字。
别说是他们这州府,就算是京师那边,也是小有名气,这,就是他们上头那位大人经营的结果。
林初月这方案,说来也简单。
既然有招牌了,也有主营产品了,那层级系列就应运而生。
针对的客户不同层级不同,会有不同的产品系列。
他们这绣铺的牌子虽响亮,但却层级分得不明显。
一位富商人家的女儿买了一条帕子,十几文钱,对他们属实不算多,但如果他把层级定得再高些,分出一个高端系列的牌子,这牌子的做工精致,款式新颖,定价二两银子、三两银子,诸如此类,根据具体情况而定,这就专门针对这种富庶人家。
要做,还要做得好,要把这高端系列的牌子吹上云端。
牌子值钱,随之而来他们的收益只会更多。简单的总结,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