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其他人表态,“无非就是耐压壳,我们早就搞出了高强度钢材,但是制造上问题很大,主要是焊缝强度不够,我的建议是制造大型3d打印设备,整体打印舱段,这样可以保证舱段强度,别说两千多米,三千米都没问题,就是四千米也有希望。”
“只有四千米?”
专家面露无奈:“如果是短时间下潜,万米深海都没问题,但是长期滞留水下,问题就太多了,就算设计指标能达到水下一万米的要求,也只能从两千米开始。”
林学栋眉头舒展,点头说:“这是老成之言,有道理,请继续!”
专家:“基地主体,或者说耐压壳没什么困难,又不是必须到处走的潜艇,了不起把外壳做的厚一点就得了。现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,一是采用常压还是高压,常压对外壳要求比较高,高压可能对人产生不良影响。”
“最好是常压。”
专家点头:“为了抗压,舱体必须做成圆柱形,内部空间比较小,大型穹顶根本想都不要想。”
“多造一点,也没问题。”
“舱体间的固定连接通道不难解决,难的是基地和外界的连接方式,那么大的压力,不管设计缺陷还是精度不足,将来都是要出大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