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信的大意是希望魏希到首都后,可以先住在他家里,家里有空余的房间,而且他作为魏希的伯伯,也很希望能照顾到她,以及他的妻子也多年未见到魏希了,对魏希很是想念。
郑既明作为知识分子,尽管学的是建筑方面,但是文笔极佳,魏希读着信,都仿佛能感受到郑伯母对她的挂 * 念。有句话说,见字如见人,大概是郑伯伯这几年受过的苦太多,字虽好看,但是处处透着内敛,倒让人难掩心酸。
魏希接到信之后,犹豫了良久,但还是决定入学前先暂住郑伯伯家。郑伯伯是真的把自己当成看重的后辈,就按魏奶奶能毅然决然顶着风口浪尖,帮郑伯伯藏书来看,虽然有惜书的缘故,但是也不乏是因为两家关系亲厚。如果让魏希来形容,大抵就是通家之好。
再者,到了首都,能多一份照应总归是好的,又兼并不失礼,魏希最后还是决定提早动身去郑伯伯家中。不过决定走之前,魏希也发了电报,做了回应,没有一收到信就贸然动身。有来有往,不论应或不应,总该有个答复。
魏希最后还是不想麻烦吴桂兰夫妇,加之到了首都车站也有人来接,大大降低了危险,吴桂兰最后还是让魏希自己北上。不过,她还是坚持要送魏希到榕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