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,小两口取回前几日共同做的、让店家帮着烧制好的陶器盘,散步在静谧的古道荫下,不经意的一回头,悄然发现:
在街对角的一处映着斑驳阳光的青石板的尽头,一串串银铃散落在藤蔓间,在微风的吹拂下,清清灵灵的演奏着音乐;而那绿油油的、间或点缀着各种暖色小花的藤蔓,沿着红墙蜿蜒而上,将一块儿看上去颇有些年头的、古色古香的牌匾合拢其间。
那块儿带着时光气息的木质牌匾,上书着三个大字——“暖音阁”。
尽管店名有“暖”,然铁画银钩书就的“暖”字,却在“暖”之外,带出几分钢意之寒;细细观来,暖寒相合;隐隐地,于相融之中,达到了顺势中和。
“要不要进去看看?”楚铮见媳妇儿于回顾中驻足,遥遥望着不远处的隐蔽小店,不禁提议道,“看这家店的店名,很像是卖华夏古典乐器的……正好儿,咱们刚刚还说要一起去乐器店寻那用得顺手的古筝,不若去那里瞧瞧?”
“嗯。”韩子禾轻轻颔首,和楚铮手牵着手,走进小店。
暖音阁店面虽不大,却有两层,上面那层是店家自用的,客人须止步;而一层这间,又分两处,一处由店员招呼,可咨询、可购买;而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