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阳和梁学超也时不时插几句话,也都是问苏采青问题的,他们也对苏采青的意见很有兴趣。
聊了两三个小时,杨雪中途还加了好几个菜,又拿出了两瓶新酒,才应付了这一晚上的聊天。
到最后,李书记似乎有些醉意了,眯着眼睛问苏采青:“你的生意大多在上海,你有没有想过,在吉阳做点什么呢?”
苏采青的生意在上海,那也是因为,市场主要是在上海。
这样点着名问,苏采青如果不能说点什么,似乎不好过关。
作为生意人,开办任何企业,都是能够解决就业的,都是能够创造税收的。
像苏采青这样的商人,也是许多地方政府梦寐招揽的对象。
苏采青想了想,说:“以前的商业布局,确实是使得我的产业大多在上海发展,不过现在吉阳的环境也好了,我也在考虑回来做点事。”
“哦?有什么想法了吗?”
似乎是要个明确的说法了。
苏采青无奈,知道今晚是不好敷衍过去了,便说:“我大哥,是从事建筑行业的,两年来业务上没听到什么差评,我二哥是搞养殖的,也发展的有声有色,我想我会加大对他们两的业务的投入,将业务扩大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