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他们这个协会有什么入会标准。”张潮听完介绍问了句。
“这个协会主要吸纳两种经商人群,一种在凤栖本地的,一种是凤栖人,但是经营地在外地。入会门槛没有明确标准,基本是老会员介绍新会员,每人每年会费十五万,用于日常活动经费,不管去不去都要摊。年底如果有结余全部捐给贫困地区学生,如果不够,会员再根据实际账目补交。”朱臻介绍。
看起来没有门槛,一年交十五万用于普通吃喝聚会其实这就是最大的门槛,隔绝了大部分人。
那天聚会的人无论是和雷智斌泛泛之交,还是“深交”至固定牌友,对雷智斌的评价都是:温和,谦虚,脾气好。再深交也就是止于林乐鱼那种,给他们介绍点房地产投资项目,不会再有更紧密的合作。
齐楚琛报了四个名字,让找这四个人再次了解当初雷智斌介绍给他们的是什么项目,合作形式,盈亏情况,以及这四个人本身的经营状况。
技术那边给齐楚琛反馈,这个xx国实在太落后,最近两年才通网。前几年的新闻可想而知根本没有,他们试着从周边别的地区网络入手,看能不能查到。齐楚琛想着那张感谢函上奇奇怪怪的文字,估计就算早通网了,就凭那文字写了什么机密也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