压力有不小的作用,再加上有萧峰说好话,耶律洪基最终同意了。
还有大理,吐蕃,陈玄幽也写了信,信中的内容差不多,先是表达歉意,随后表达了合作的意愿。
给大理段正明的稍有不同,陈玄幽回忆了一番对大理段氏的恩情。
再加上明教在大理,吐蕃引起的动荡并不大,大理干脆的同意了。
吐蕃犹豫了一下,在吐蕃国师鸠摩智的劝说下,最终也同意了。
至此,非常敌视陈玄幽,敌视明教的就只有金国,清国,元廷了。
金,清两国对付江湖的不朽阁,血滴子还埋有高等级的暗子,消息灵通,完全撑得住。
等到,陈玄幽将这些事情处理完,各地的行动也进行到了尾声,可以收队归来了。
这个时候,陈玄幽并没有放松警惕,因为这是对付明教的好机会。
力量分散了,各国朝廷如果铁了心调动大量高手伏杀,取得战果的可能性很大。
等力量收缩回来,汇聚在一起,机会就很难找了。
所以陈玄幽让他掌控的势力,无论明暗都动了起来,密切盯着各大朝廷的一举一动,主要力量集中在没有达成协议的金,清,元三国朝廷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