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暖烘烘的。
羽绒服有了,但脚冷。
碱厂有一女的在武汉买了一双最新的棉拖鞋,说特别暖和,特别暖脚,全厂都知道了。
那时冬天才刚流行起来穿棉拖鞋。
跟棉鞋还不一样,棉鞋是黑色的、笨拙一点的,而棉拖鞋往往是用灯芯绒做的。
棉拖鞋也不便宜,厂里八千多号人,每个都去武汉买也不现实。
但百病从寒起,寒从脚下生。
庄淑芬心思一动,指挥小陈让碱厂男借来看看。
“我们自己做一双!”
以天为被,以地为席。
自力更生、自给自足,本来就是时代的口号。
全氨厂都知道庄淑芬心灵手巧,被她鼓动得充满干劲,有了羽绒服再配上棉拖鞋,这冬天就不愁了。
碱厂女原本不想借,想自己独一份,好在厂里人面前显摆。
氨厂人不乐意了。
“上次你橘子还是我们帮你搬的!”
对方只好悻悻然借出来:“鞋子很贵的,让庄淑芬千万要小心,别碰脏了。”
这话听着咋这么不舒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