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一不是刻意激怒他。
赵嫣揽权内阁以来所行诸事桩桩件件均与皇室及世家利益相背,而他一手遮天,旁的官员敢怒不敢言。
百姓不知朝政诡谲,风起云涌,谁替他们做了好事,他们便对谁感恩戴德。
就像他们愿意为宁王立庙,却让赵嫣的石雕长跪于宁王墓前。
他们会因改军制,扩征兵而对赵嫣乃至内阁心生怨怼,却不知什么叫过在当下,功在千秋。
楚钰心知改革军制的好处,而有一个秦王在,改革军制便永不可推行。
寻常百姓餐餐温饱,颇有余钱便大赞盛世太平,而这盛世的表象下殚精竭虑的筹谋,他们一概不知。
先帝不信赵嫣。
而在先帝死后,楚钰小周山春猎遇刺,赵嫣并未生了异心。
他以身挡箭,背着楚钰走了十里路,宁愿被宁王的人侮辱,也没有说出来楚钰的下落。
楚钰似乎终于知道,为什么赵嫣要拼死救他。
赵嫣从头到尾要的不是先帝的恩宠,不是内阁的权力,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。
他要的只是一个圣明的天子来传承这盛世罢了。
直到这一刻,赵嫣与十一在楚钰心中才真正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