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增产粮食,再出口大米、肉类和其他高价格的产品。利用低廉的劳动力,通过赚取两者之间的价差,来提高国内劳动者们的生活水平。
利用国內丰富的劳动力,生产成品出口,这个道理是容易讲通的。其实,这就是大的加工出口,同加工棉布出口道理是一样的。将华国置身于国际贸易中,充分有效利用国内劳动力资源,一方面可以赚取大额外汇,一方面减轻劳动力闲置带来的社会问题。简直是一举数得,利国利民。
这项思想,与总规划师在1975年整顿中将其发展为以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外国技术设备的“大政策”,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更扩大成为“三来一补”(来料加工、来图来样加工、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)的利用外资重要手段,其实都是一脉相承。
这一想法,得到了老人家和二号首长的大力支持,力排众议,在全国展开工作。
于是,从1961年开始,外贸部门进口了超过千万万担棉花进行棉布加工,一部分出口换汇,一部分解决了国內需要。
外贸部门和计委等通力合作,全力推进企业管理和生产改革,争取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。
为了更好的扩大生产,满足国内日益增加的需求,决策层批准了国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