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一暖透肠胃,那种满足感无以言表。
桌上的菜式,契合60年代的现状,素多荤少。聊聊无几的肉伴着数样素菜一通清炒,充当半荤菜。几个碗里都有肉沫,已经实属难得。
而肉沫,是文雅带着弟弟妹妹们好不容易买回来的。
计划经济时代,几乎所有的商品都需要对应的票据,但总有些商品例外,肉沫便是其中一种。当时,每人每天只能买2两肉沫,不需要任何票据,单凭钱买。当然,每天供应的数量极其有限,稍微晚一点,自然就买不到。
今天一大早,天蒙蒙亮,关博萱便带着孩子们排在肉沫摊前面。早市开场,孩子们便轮流付钱,7个人一共买回来一斤4两肉沫。
回了家,关博萱热了锅,煸出油留着以后炒菜用,剩下的肉沫打散了用来炒菜。这样一来,蔬菜粘上油,有了肉味,好吃百倍。
至于旁边那碟鱼,那称得上纯粹机缘巧合。
关氏兄妹赶着回去上班,先带着买好的菜式回去了。文雅带着弟弟妹妹们在市场闲逛,正准备离开的时候,忽然发现菜市场一头热闹了起来,一群人往卖鱼的摊位涌了过去。文雅福至心灵,下意识觉得那边有好事发生,让文彬看好弟妹,自己拉上彦涛冲了过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