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后才会颁发策题,应试的贡士们才可以答题。
殿试只考策问,这是薛夷光最为拿手的。而且殿试在大魏也只是一个过场,殿试并不淘汰人,只是在于排出名次。
大魏的殿试时务策的字数远没有她前世历史中清后期的题目长,只有二三百个字。
策问的题目上写道:“制曰:朕奉承宗社,统御海宇,夙夜袛畏,弗遑底宁,以图至治……,朕将亲览焉。”
薛夷光没有思考太久,便提笔在卷子上写道:“臣对:臣闻治本于道,道载诸经,圣人出而三代之治为可复;真儒出而六经之道为大明。经以载道,固必待人而后明;道以出治,尤必待人而后行也。……”
这篇策论,对于薛夷光来说写起来得心应手,洋洋洒洒,之后薛夷光略微修改便誊写好了,又过了大约一炷香左右的时间,殿试结束,之后便是漫长地等待名次。
“殿试一甲三人,状元薛夷光,榜眼颜铄,探花刘芳……”
第143章 朝见
“状元领诸进士进殿叩谢皇恩。”内监略显尖细的声音在太和殿前响起。
被点位状元的薛夷光赶紧从人群中出来, 行礼道:“臣领旨。”剩下的进士们早已按照名次站好,薛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