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的紫檀有点泛滥,导致后来,以及我们现代想用紫檀都没有了。”
秦远方点头道:“据紫檀在清代史籍上的记载,其当时的价格就是楠木的二十倍,而楠木已经非常贵了。然而,就是比楠木更珍贵的紫檀,在雍正、乾隆年间,使用却非常频繁,宫中有大量记载。比如雍正年间,类似需要紫檀木、紫檀木紧缺的记录比比皆是,导致当时每用一次紫檀都要一层一层打报告,审核异常严格。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是多么扭曲。”
秦远方喝了口水后又说道:“还有一个小故事也可以说明当时的紫檀木是多么紧张:雍正十年,造办处成立了做钟处,专门做钟表。到了乾隆朝,有一次乾隆看到一个钟表小样,觉得不错,想做一个大的。当时造办处的工匠先做了一个样子,呈给皇帝。皇帝批准,说是就照这个样子做吧。结果工匠们误认为皇帝要用紫檀做。做好后,这座钟有两层楼那么高,非常壮观。做钟处的官员就请皇上看,以为肯定能得到表扬。结果乾隆一看就火了,大发雷霆,责备他们浪费紫檀,可见乾隆使用紫檀的时候也非常心疼。而到了乾隆中后期,紫檀在宫中的储备已经非常少了,甚至需要精打细算的地步。有趣的是,因为大量紫檀家具都是乾隆时期制作,所以我们常把最好的紫檀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