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书屋 > > 大明:开局抢了陈圆圆 > 正文 第225章 长平纺纱机
对当地落后的棉纺工具做了大量改革,创造了一整套的“擀、弹、纺、织”工具,而且她还把从黎族人民那里学来的织造技术,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,总结成一套较先进的“错纱配色、综线挈花”等织造技术。

    黄道婆去世后,松江一带就成为全国的棉织业中心,历经几百年之久而不衰。

    李存明道:“朕听说过黄道婆此人,但具体情况不太清楚。你别卖关子了,快给朕说一说。”

    郑有财道:“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:一是传授纺织技艺,二是革新棉纺织工具,三是推广棉花种植。 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改进了轧棉籽的办法,制作了手摇轧棉车,还有便是改进手摇纺纱车。”

    “以往的手摇纺纱车,只有一个锭子,黄道婆制作了三只锭子的脚踏纺纱车。经过多次试验,又从三绽加到五锭。”

    李存明恍然大悟,怪不得郑有财见到八个锭子的珍妮纺纱机没有那么吃惊,原来此时的大明朝已经拥有了五个锭子的纺纱机。

    了不起啊,古人的智慧当真了不起啊!

    同时又深感痛心和惋惜,我国在大明朝就有了如此先进的纺纱机器,却始终没有再进一步,只停留在小作坊的生产加工阶段,白白错失了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