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第92章 饥饿营销?不,朕要撑死他们(3/6)
“臣懂,臣非常懂。”阮大铖点着头,摊开手道,“陛下,可以给我稿子了吧?”
……
徽商们长了狗鼻子,敏锐得很。当别人的注意力还放在各种背包上时,他们已经捕捉到了玻璃镜带来的巨大商机。
玻璃镜可不是背包能够相比的,要求的生产技术不可同日而语,没有生产配方及合格的生产设备,压根仿制不出来。
这就意味着,玻璃镜价值巨大,奇货可居!
商人天然都是逐利的,岂会白白错过这种发财的机会?
专营店每隔五天出售一千块玻璃镜,一块五两银子,往往供不应求,有钱人家的小姐、太太们抢破了头皮,甚至派仆人成天到店里守候。
可徽商们做得更绝,提高了收购价,一块玻璃镜出价七八两银子,大批量抢购,想囤积到一定的时候,再转手十两银子一块卖出去。
徽商商号遍布南方各地,不愁玻璃镜会砸在手里。南京城没人买,他们就带到浙江、两广地区,甚至出海卖到日本,故而有底气大量囤积玻璃镜。
李存明对徽商们的举动一清二楚,特意指示相关人员不要干涉,尽情让徽商们囤积好了。到了后来,专营店里的玻璃镜十有八九落入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