丰盛。徽宗与妃嫔等亦至斋堂内吃过了斋,才行返驾。灵素复令吏民诣宝箓宫授神霄秘录。朝士求他引进,亦往往北面称徒,靡然趋附,但得灵素首肯,无不应效如神。也可称作接引道人。既而道箓院中,忽接得一道密诏,内云:
朕乃上帝元子,为太霄帝君,悯中华被金狄之教,金狄二字,刘定之谓佛身若金色,故称金狄,未知是否?遂恳上帝,愿为人主,令天下归于正道,卿等可册朕为教主道君皇帝。
道箓院当然应诺,即上表册徽宗为教主道君皇帝,想入非非。百官相率称贺。惟这个皇帝加衔,止在道教章疏内应用,余不援例。一面立道学,编道史。什么叫作道学呢?用《内经》《道德经》为大经,《庄子》《列子》为小经,自太学、辟雍以下,概令肄习,按岁升贡,及三岁大比,必通习道学,方得进阶,这是林先生说出来的。什么叫作道史呢?汇集古今道教事,编成一部大纪志,称为《道史》,这是蔡太师说出来的。可巧道法有灵,西陲一带屡报胜仗,徽宗尤信为神佑,越觉堕入迷途。接入西夏事,也似天衣无缝。原来太尉童贯自督造延福宫后,仍握兵权。适值夏人李譌(é)
寻又将茂德帝姬下嫁京四子鞗(ti á o),帝姬就是公主,由京改制称帝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