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。
这不是刘编辑的偏见。
在学生时代,学习就是学生的天职。大家对学生寄予厚望,但不强求他们在大学期间就能做出什么成就。
——因为一般来说,他们在学生时代也做不出什么成就= =
所以啊,这些论文要是有个有经验的教授带着还好,至少不会太过离谱。但如果没有教授把关,按照学生们的那个想象力,以及七扭八歪的基本功……
呵呵,那整篇论文基本上就飞了。
一边这么想着,刘教授一边熟练地把电脑里打开的稿件叉掉。
像是刚刚的那个稿子,就是出自北方某知名工业大学学生团队的一个狂想。
刘编辑这种老编辑,只要打眼一看,就能在里面挑出许多出不合乎情理、论文内又没有叙述清楚的地方。
在心里暗自摇头,心想年轻人有勇气是好的,刘编辑继续往下打开了邮件。
他习惯性地把滚条拉了一截,看了看这篇论文的作者来历。
咦,b大啊。
b大的论文,他们每个月也能收到那么几篇,一般都有几分可读性,尚可以匀出五六分钟时间看看。
刘编辑抬起眼睛,扫了一眼题目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