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,邱言便要离开。
这时候,几个工匠才感慨起来:“都说侯爷是儒学大家,为一代名师,如今一听才知不虚,咱们这样的粗人,大字不识得几个,但听了侯爷的一番言论,根本不需要听第二遍,就明白了这图纸里面的诀窍,当真神奇。”
“是啊,不过侯爷也真是博学多才,连咱们这工匠的活竟然也有了解。”
“老王,这个就是你不知道了,咱们这几年用的风裘等器物,便是出自侯爷之手,是他当年上京时,沿途所留。”
……
声声议论,带有一定的奉承之意,但其中的佩服却非作伪,乃是这些人的真心言语。
听到这话,邱言并不意外,反而说道:“识字并非什么不得了的事情,便是诸位的子嗣也应多读多写。”
其他人听了,只道是邱言随口之言,并不放在心上,只有那史作心中一动,有所猜测,却也没有说出来。
而后,几名工匠便就退下,领着人先去打造,而史作则是陪着邱言离去,不过在邱言的要求下,并不是走的他来时的大门,而是转而向后,要从另外一处出口离去。
但这条道路,却要经过了一片忙碌的空旷炼厂,此处也不在室内,占着好大一片场地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