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道的心得体会浮现,让他获益匪浅,只是短短时间,很多疑问就迎刃而解。
更有甚者,那些心得引经据典,若凝神去探查,那被引用的经文,连同经文所在典籍也会显现出来,呈现在刘盈的脑海灵光中,浏览之下,更感精妙。
对于刘盈这样的寒门士子而言,这种机会简直想都不敢想的,念头一动,就能依照疑问和经历,找到所需经文,这种事情在神话传说中都没有出现过!
如此一来,即便已经认定是假的,是法术伎俩,可刘盈仍旧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渴望,渴望这一切并不是虚幻,更不是在梦中。
“想要知道真假,却也不难,经文既然能顺藤摸瓜的探寻,那么说不定也能找到新借两本的内容,看着上面的文字,再和我手上的对照,不就能证明真假了么?若是真的,那么内容必然一样,如果是假的,也无需多言了。”
这刘盈和几位殷实家的公子,因一次诗会结缘,以文会友,交情不浅,他有时会从几位公子手中借来一两本雕版书册研读,至于孤本和手摹本,刘盈还有自知之明,知道其物珍贵,不是自己能够接触得到的。
正好在两日前,刘盈刚刚借来两本,还未来得及看,书中内容他只是知道几句,却能靠着这几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