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让其他人生出错误之念,这也是邱言所言太过意外,使得李坤在惊讶之下,忘记了其他。
这走了两步,心境渐明,李坤又盘算起来:“观邱言所言兵事,比之几个大将也不逞多让,朕还要再思量一番,如何安排他才好。”
皇帝也是人,而且长于深宫,对外界没有多少接触,对人的判断,往往基于对方的言语、表现,这也是很多人能凭着几次见面,就让皇帝大加赞赏,得以担任重任的原因。
就这方面而言,善于纸上谈兵之人,比那只会打仗而不会交流的人占更多便宜。
李坤虽然因为神通一事,对邱言有所怀疑,但由于文染考卷的关系,就有惜才的念头,再加上得来的情报里面,也提到邱言未入道门,之所以会修道,很可能是因为三年前的一次意外,是机缘巧合,并没有触及李坤的底线。
更何况,相比于满朝文武,邱言的这篇文章,没有涉及具体的兵改,却隐隐点出了方向,让李坤的一些想法越发清晰,无疑是雪中送炭的情形,也让李坤好感更甚。
“可惜,纵然给他个好名次,但修道到了最后,要牵扯王朝气运,这宰执之位,邱言是不要想了,除非他能有大决心、大毅力……”
带着这样的想法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