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为本,各自解释,然后收集今时情形去完善人道,对此多有争论。
邹康的脸色冷了下来:“王相这是倚老卖老么?欺邹某看的书少?”
王甫皱起眉头:“你既然指责,至少要言之有物,而不是依着自己的感觉!若是燕赵之人去了岭南为官,风俗迥异,是否就要加以指责、责罚?你不去了解、引导,只认为心中之念才是对的,与自己认知不同的就是错的,非黑即白,如何牧养一方?”
这话中已经有了一丝火气,王甫这些天被考卷弄得心烦,是以此时的话也没有丝毫客气。
那邹康正是燕赵之人,中进士后居于京城,最近有传闻,说他要外放岭南,不知真假,王甫的这话显然隐含警告,给其他跃跃欲试之人当头浇了盆冷水,让他们意识到王甫并不是好欺负的。
或许民间有人说黑面相公为人耿直、不记私仇,可能坐到那个位置的人,哪个不是从千军万马中厮杀出来的,岂是易与之辈?
那邹康激愤之下,才能初生牛犊不怕虎,听了这话后,心里凉了半截,终于冷静下来。
正巧这时,郑泉、李括等弥封官带着考卷回来,打断了屋中尴尬。
这些考卷,是从几千份里挑选出的,按照所属道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