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时候。
只是,要把这么一篇文章压下去,难免惹得他心头不快,而且,这卷里的策论更是文染纸张,这样的人物在古代出现,立刻就要引起重视。
这也是旧党考官不敢过分的原因,即使打压,也给了个第二名,不然按照他们的想法,这种对新法了解深刻的策论,必须要压到无人的角落,甚至罢黜了才能罢休。
不过,归根结底,是因为文染考卷,却没有异象出现,不然有异象撑腰,满城皆知,给他们几个胆子,也不敢瞒天过海。
听到王甫出言,正在争论的考官纷纷停下话语,将目光集中过去,这盖棺定论,终究要由王甫来做出决定。
不过,无论新党、还是旧党的人,此时都是心中抵定,认为大局在握,旧党觉得王甫会有所让步,不然就做的太过了。
而新党本来知道这次在名次上要有妥协,有些不舒服,结果却出来一篇文染考卷的策论,内容主张倾向于新党,这给了他们底气,觉得有望打破阻碍!
感受着众人目光,王甫深吸一口气,他在朝堂上、皇帝前都能侃侃而谈,更何况是面对一众考官。
“科举本意是为国取士,只要有才之人被选出来了,那便足够,至于名次如何,反倒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