’的说法,莫非已有解决之法?莫非是要抑商?”
这话一说,罗中杰神色稍变。
要知道,大瑞对商贾的态度是很开明,与前朝相比,甚至可谓宽松,连反对变法的旧党,对于商贾也多持肯定态度,马阳其人则有“农尽力、工尽巧、商贾疏通”之说。
当然,深层次的原因,还在于商贾牵扯朝中利益。
在这种大环境下,若是考生持着抑商之念,前程很可能受到影响。
说完这句,胡用继续看了下去,他对这个考生很是戒备,准备再找文中的一两观点,作为破绽,但没想到这一看,竟是渐渐沉浸。
此文不见多少华丽辞藻,多是描述的升斗小民的生活,用简单的话语去记录他们经历的杂事,放在平时,在场的三人没有一个人有闲心去关注这等文章。
但面前的这一篇言之有物,看似琐碎,却有一根清晰的脉络联络,更不断点出一个个现象。
与胡用想得不同,文中不仅没有给出解决之法,反而描述了一个又一个问题,如物价上升、铜钱减少、苛捐杂税、土地兼并……
越看,越让人有种毛骨悚然之感,当真是弊病百出!
之所以会有这等效果,盖因里面的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