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违古制,是对“礼”的破坏。
那个时候的儒家,没有经过千多年的完善,内容较为单一,主张用古代的礼、义、德、信来做表率,引导民众,民众遵守这些,社会就不会混乱,天下就能被治理。
一些当时的圣贤在论及刑鼎时,说“贵贱不愆,所谓度也”,很多学者认为,让律法大白于天下,任何人都能看到,民众知晓了法律条文,对身居高位的官员就会无所顾忌,敢于以法律条文为根据,和官员据理力争,如此一来,就不可能治理好国家。
“贵贱无序,何以为国。”
看到这句评价,邱言哑然失笑,猜到了韩逸的一点小心思。
“就算是圣贤,他们的学说受后人推崇,给无数人以启迪;他们的思想绽放古今,给后来者指明道路;他们的主张充斥天地,寄托万民之愿,可在当时,还是要受到时代的局限。”
邱言在前世的时候,时常能遇到一些人,对古人“愚忠”、“守旧”等做法大加斥责,但他们却没有想过,如果将自己放到那个时代,他们又能做些什么?
一个学习信息技术的高手,能在网络上呼风唤雨,可如果被放到几十年前,那个网络尚未兴起的年代,甚至连相应的概念都没有产生,那他所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