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这里,他俯下身子,瞪大眼睛,一点一点,仔细的打量着每一个字,啧啧称奇:“果然是有了神韵!这句诀窍,配合此字神韵,对练字之人来说,堪称至宝!这等成就,就算是放到前朝、古代,那也堪称大家了!”
练字要有神韵,这是自古以来研习书法者的追求,并非是矫揉造作之说。
文以载道,是传承文化、智慧和知识的载体,上古的圣贤、大儒,穷尽一生去总结天地之理,记录在竹简和纸上,传承后人。他们在落刀、落笔的时候,不只是想用文字描述道理,也想将自己对天地人的感悟融入字中,这种感悟、精神,就是字的神韵,字的风骨。
如那八字古篆,就记录着一位先贤对天火、人火的感悟,最后甚至八字成精!
今人练字,多为临摹,先求其形,然后循序渐进。但是,只有字形,不过虚有其表,就好比是死去的生物,虽也有筋骨皮肉,但没了魂,只是死尸,乍看顺心,但不可久视。
练字的人,只有将人生的感悟,或者心中的领悟,注入字中,化为神韵,方能从技上升为法。
这些说来简单,但做起来却何其艰难,古往今来,能达到笔下生韵的人,寥寥可数,而一旦能字中生韵,就可被称为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