顿时,诸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邱言身上。
邱言自是清楚那些个儒生的打算,他看了方子延一眼,走到一处桌案前,拿起笔墨,开口道:“邱某不善诗词,这吟诗作对的事情还是交给诸位才子吧。”
说着,他提起笔:“不过,邱某于书法一道略有心得,便毛遂自荐,将诸位大作记下。”
诗词一道,不光需要平仄格律,还要一定的感性,有感而发,有的放矢。
对邱言来说,无论是前世,还是今生,他都不缺理性,但感性之道,着实不擅,所以也没必要被别人牵着鼻子,既然要打击诸生的风头,令名声翻转过来,就要扬长避短。
“身为读书人,却说自己不会作诗?他这是露怯了啊。”
听了邱言这番言语,诸儒生登时精神大振,觉得抓住了邱言的短板,却也没人当众嘲笑,以免平白低了格调,也显得气量狭小,只是眼中神情和脸上表情,却将想法都透露出来了。
这个时候,方子延笑道:“邱兄既然想动笔,那也无妨,只是希望不要比顾兄的字差太多才好。”这话中夹带的恶意和挑拨之意,邱言一听便知,却不多说。
见邱言并不反驳,方子延觉得总算将劣势搬了回来,不再咄咄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