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迟到数十年。
所以渭水之盟,用一些钱财买时间和机会就是正确的选择。
苏曦现在想想,也是对的。
汉武帝在草原决战,和匈奴的胜算是五五开,但是他们每破碎一个匈奴部落,每屠杀一些匈奴的牛羊,匈奴的基础国力就会下降,将来的战斗就会更加容易。
所以有时候保存基础国力是正确的方针。
就像现在华国,不允许任何战争进入国内,依靠庞大的人口和生产力,可以完成自产自销,如此一来,可以经得住消耗。
但是外面那些拥有战争的国家就不同了,他们多消耗一分钟,他们的根本国力就会消耗很多。
废弃的城市,流离失所的百姓,被破坏的工厂,这些当战争停下的时候,如果恢复起来,都是一件消耗时间的事情。
到那时,我们恢复的更快,他们恢复的更慢。
最重要的是,战争期间,他是因为本国具有大量的流民,根本做不到自产自销,短时间还好,时间一长,就跟不上战争的消耗,自然就会崩塌。
如果按照这个角度来思考,苏曦突然发现,李世民的渭水之盟,似乎不是不能洗白。
……
苏曦还想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