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样是对轰,一定不能给敌人展开第二次攻击的机会。
看到这里,苏曦嘴角抽搐,华夏还是走上了这条路。
近代著名的上甘岭战争后,他们就走的这条路。
上甘岭战争,体验了一次喀秋莎的威力,大家就开始疯狂追求这种大威力的火器。
不追求超快的速度和绝对的准确率,但是追求大威力大范围,一定要做到波及也能波及死你。
不过苏曦想了一下历史上的华夏情况,大家仿佛永远在一波流上追求度特别高。
从大秦开始的弩机就追求这些。
当时就追求大威力。
用大家的话说,我们的后勤垃圾,那就追求大威力,以求弱小后勤。
同样是对战,只要我一波带走你,后勤不就解决了吗?
像欧洲就很少使用弩机,他们更加追求高射速的弓箭,用覆盖攻击还解决一切。
他们追求的是一波带不走你,我就用十波。
毕竟弓箭那个东西,是可以做到轻弓高射速的。
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原的钢铁开采不易,锻造更加困难,大家时间一长,都是选择节约,一波解决对手,自己也就安全了,还能省下攻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