堵胤锡听了李起的分析,也是感觉有理,但是他又很快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。
“皇上,商人为了利益,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,朝廷对他们每日里的买卖多少,进行征税,可朝廷如何可以得到他们的准确数额呢。”
李起眉头一皱,是啊,这倒是个问题,他们每一天的买卖如何判定,这必须要有一个所有人都认可的规则,无从辩驳的规则。
若是没有,那便给了商人偷空子的机会,也给了贪官污吏上下其手的机会。
“若是有一张经营票据可以记载他们每一天的买卖数额就好了,这样一来,只要对着票据征税就可以了,只是这样还是难免商人们会少写少记。”
堵胤锡想到了记账的方法,但是朝廷不可能给每一个大小商户都派一个账房先生去记账。
让商人自己记,只怕他们为了少缴税,做一千文钱的买卖,也只记个七文八文的,最后成了表面文章,毫无用处。
堵胤锡自我否定了,但是却也给李起提了一个醒,让李起想到了后世一个伟大的发明,那就是后世的发票。
“爱卿,我们可以让朝廷设计一个卖卖凭证,姑且先称这凭证为“发票”吧,这个发票可以很好的解决商人少记漏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