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第二天朝会,一众文武大员山呼万岁过后,弘光皇帝便是对阮大铖使了使眼色。
阮大铖见此,按照事先约定的,他便是站出来提出了将吴三桂的事情押后审理的意见,并且还列举了一些理由。
阮大铖的话一下便是在朝臣之中引起了一片哗然,众人都是惊讶,但是一时之间却也无一人站出来反驳。
有道是事出反常即为妖啊,这阮大铖竟然是不顾民情舆论,公开给吴三桂说情,丝毫不担心触怒弘光皇帝,也不担心在百姓之中坏了名声,这里面是不是有弘光皇帝的意思 在?
大家都是混迹朝堂多年的老油条了,如此这般突发状况,在情况没有明朗之前,大臣们大多选择先看风向,
真要万一和皇上唱了反调,那可就自找麻烦了。
见一众官员一时之间没有一个站出来反对,阮大铖很高兴,对几个自己事先通了气的官员使了使眼色。
那几人都是知道这事情是弘光皇帝的意思 ,这时候自然是迫不及待的站出来支持阮大铖,试图在弘光皇帝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。
于是他们几人都是纷纷站出来大唱赞歌,附议阮大铖的意见,直说的这时候杀吴三桂,那就是自毁长城一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