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换代的乱世啊,你朱由棷顶着一个藩王的头衔,即便是对什么都无欲无求,可只要大明不在,你朱由棷也注定了要为大明殉葬。
在原本的历史里面也确实是如此,朱由棷先是向清廷山东招抚使王鳌永投降,表示自己归顺大清。
后来赵应元杀王鳌永,拥护朱由棷起兵,朱由棷见赵应元势力不过几万人马,哪里是清廷的对手,每天担惊受怕,不停的劝赵应元投降清廷。
等到清廷派来大军攻打赵应元,赵应元内部出了奸细,赵应元被杀,朱由棷衣裳都来不及穿,便是跑到清军大营投降。
清廷为了稳定大局,当时没有杀他,还让他当衡王。
但是等到清廷的统治稍稍稳固后,到了顺治二年的时候,清廷以朱由棷谋反为名,将朱由棷押送京城软禁,顺治三年将他处死,衡王府满门抄斩。
所以古人说覆巢之下,焉有完卵,这话不是没道理的啊,当大乱局来了的时候,不是你想躲就躲的掉,该抗争的时候就是要抗争,要不然,必死无疑。
谢升乃是进士出身,又是崇祯朝皇子老师,内阁成员,在山东颇为名望,地位也极高,朱由棷得知谢升求见,自然也是不敢怠慢,立即是召见了他。
谢升以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