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过明纲常,守节义是多数人的答案!你说对吧?”徐铮帮廖玉总结了下。
“对对!”廖玉连连点头,“我本来也是这个意思的!”
“那么我来问你,你到底为什么而读书?又为什么而做官?为皇上?为自己?还是为大明?又或是为天下百姓?”可怜的廖玉,如果说辩论又如何是徐铮这个学过方法论,辩证法的后世大学生的对手,不知不觉中就就中了圈套。
“当然是为大明,为天下万民读书、做官!”廖玉张了张嘴,犹豫了下,然后说到。
“好!十年寒窗,一朝为官,你读了满腹诗书,然后高阳城破,你一死了之,这就是你所谓的为大明,为万民读书?”徐铮似笑非笑的看着廖玉。
“更何况举业艰难,百个读书人里都不能出个县令,你就这么草率的殉城了?”
“这样做你对得起生你养你的父母?对得起教你育你的授业恩师?对得起大明?对得起天下万民?这就是你的节气忠义?”徐铮一连就是四个疑问句。
“我,我!”廖玉“我”了半天半天,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。
“倘若朝廷给你几万兵马,严令你守住高阳。而后你指挥不当,作战失利,丢了高阳,你要殉城也情有可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