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里夫火箭的,但是后来出于保密的原因弃用了。
就臼炮吧!
好在徐光启本身就有督造红夷大炮的任务。
徐铮利用徐光启的职务便利,找了两个匠人协助。
铜炮比铁炮的制作要简单些。
十来天功夫,还真被徐铮造出了两门铜炮(清朝戴梓仅用八天就造了出来)。
铜炮的奇怪样子,让协助徐铮造炮的两个匠人奇怪了很久。
直到试射的时候,才明白了徐铮为什么把这两门怪模怪样、大肚子,炮口朝天的大炮叫做“冲天炮”。
试射出来的结果,跟徐铮的记忆资料还真差距不大。
最大装药,五斤弹,最大射角,射程两里半。
徐铮塞了不少银子给两位匠人,自己又出资购买了不少铜料,最后一共制作了五十门冲天炮,徐铮把所有的冲天炮封存之后,紧接着又开始处理另外一批物资。
新军被裁撤了,没有报废的火铳,徐铮没有收回,而是送给了使用者。
对于燕军被裁撤,其实早在徐铮意料之中。
本来就想把燕军作为易耗品的,结果没想到阵亡的人数还赶不上刚成立时为正军法杀掉的人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