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打算把渔船卖了,买一艘钓鱼船。”李昌旺说道。
“我也准备把渔船卖了,换成钓鱼船。”李昌余附和道。
一个个昌字辈的人,都决定把渔船换成钓鱼船。
“那就都把渔船买了,一起去造船厂买船。”李昌健说道。
“钓鱼船太多,租船的人有限,要不,几家合伙买船?”李昌旺提议道。
“嗯,这样一来,可以买更好的钓鱼船,租船收入也更稳定。”李昌余附和道。
“村里六十八户人,不算昌全他们,还有六十七户人,先买九艘钓鱼船,要是买得太多,肯定会闲置不少。”李昌旺提议道。
众人商量一番后,李惜才、李惜和、李惜仁的直系,暂时只能购买三艘钓鱼船。
惜字辈的长辈,早就住在虎山上了。
李惜才、李惜和、李惜仁是三兄弟。
三人的直系后辈,分别得到三艘钓鱼船的购买名额,出资多少,回去自行商量。
在场的人都很清楚,要是不控制钓鱼船的数量,绝对会得不偿失。
至于李昊他们家,都被众人排除在外。
吃人嘴软,拿人手短。
在李昊的药膏厂上班,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