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可谊转学到一中时,枯叶落地,残翅温偏。
倒也不是萧凉,只是万物自有规律,是妥协也是成全。
落叶归根,她亦如此。
南市盛行西洋风骑楼,一中就建在老街道太回路那边,两旁都是木窗青砖骑楼,如同脐带蜿蜒贯穿整个街道,而一中作为新世纪成立的学校,夹在骑楼中间,气派高调又鲜活。
学校附近多有早起摆摊的档子,恒温牛奶箱吊在单车后座上,玻璃窗下是干蒸烧麦叉烧包,只不过这番景象只能在日天下痴缠短短几分,很快就会被校门保安以干扰学校秩序为由赶走。
一个月了,她在一中上学已经一个月了。
说习惯,也不能是习惯,说亲切,又能有多亲切。
-
早晨阳光也算很好,钟楼在云高风清下直耸,厚重的咚咚声刚响,姚可谊刚好走到校门口。
教导主任手拿钢尺,一点一点敲着,“过来,我看看,”他用钢尺坚硬的棱角刮姚可谊耳垂上的异物,啧了声,“摘了!去登记名字。”
姚可谊不作声,弯过手肘娴熟摘下扔到半身裙的口袋,去栅栏前摆放的木桌拿过笔,在文件上面潦草地写着自己名字。
字也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