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祯皇帝一听,立刻便想起了他在纪录片上看到的,郑福松的名字在后世叫做郑成功。
顿时,他也来劲了。
梗这个东西,这个时代没这概念。但是,这不妨碍梗这个意思,只要有合适的机会,其实也是古今都会受欢迎的。
再说了,先是罚了郑福松,降他的职,让他戴罪立功,然后再给他赐个名,就叫成功的名,也算是皇帝对他的鼓励,让他不要辜负期待的意思。
而且,就是给改名而已,又不费朝廷钱粮,因此,崇祯皇帝当即笑着说道:“好,就按先生所说得办,朕给他改名成功,哈哈!”
事实上,郑福松在原本历史上,是被改了好几回姓名。
他原本的名字,也就是郑芝龙给他儿子取名是叫做这个郑福松的名字。
到崇祯十七年的时候,他入南京国子监读书,师从当时最有名望的大儒,也就是士林领袖钱谦益。然后钱谦益就给他改了个名,叫做森,也就是郑森,还有一个表字大木。
等到了隆武帝时期时,隆武帝又给他改了个名字叫成功,并且还给他改姓朱,他就成了朱成功。也是如此,他还有一个外号叫做“国姓爷”。
当然了,到了后来,他就改回了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