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民生喜乐老白头,
太平志长留。
对于这首曲子,很多人点评,有失陈圆圆的水准,一点都不工整。可是,这其中传达的意思,却还真让一部分风流名士去思考了。
在一天之后,几乎京师中人,互相遇到,谈论的,就无不是《明报》。
官场中人,话题就集中在时政版块;
有意扬名的青年才俊,则是会谈格物版块。毕竟要想出名,标新立异最是容易!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,竟然是和水一样的东西!
甚至风月场缩,莺莺燕燕,叽叽喳喳的,都在谈论那位秦淮八艳改变的曲子,到底该怎么唱?这可是热点,要是趁着这个势头唱出去,绝对会吸引那些才俊名流。
而在俗人比较集中的酒楼茶馆,有好几个驻点的评书先生,临时改了说书题目,把《明报》中连载的那给说了,吸引人气。
最后还有一些人更是看到有征稿通知,凡是过稿,就能付稿费,刊登在后面刊登的《明报》中。
于是,一大群人跃跃欲试,要是能过稿的话,稿费是小事,扬名才是大事。最为重要的是,还可能入了兴国公的法眼,那就前途无量了!
当然了,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