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像吴应海所说活字印刷术非常的重要,能在南唐国史书上留下浓重一笔。
南唐国的读书人少之又少,原因是文房四宝太贵,特别是书籍,一本薄薄的书,也就十几页,在书铺的售价是二百个铜钱。
二百个铜钱够农民一家几个月生活。
所以南唐国的很多人读不起书。
能读书的人也分几种,有一种是穷读书,就是全家上下供一个人读书。
这样的人平时看书都是靠借。
如今南唐国有了活字印刷术后,首印完普及医书后,开始印《三字经》等启蒙读物。
一本《三字经》的定价是十二个铜钱,就是一斤猪肉的价钱,一下子比以前降了十几倍。
只要不是特别贫穷的农民,攒几斤鸡蛋在集市卖,或是在收获的季节把谷子卖了钱后,就能买得起《三字经》。
科考结束不到半个月,印刷作坊的免费普及医书大张旗鼓的由朝廷派送到城府、县城、镇、村。
又过了半个月,价钱非常低廉的启蒙读物,悄悄的出现在南唐国的几百家书铺。
众人买到物美价廉的书后,十分欢喜激动,纷纷奔走相告。
“快去,《三字经》只需要十二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