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期刊的价值所在了,能够以后世几元钱的价格卖一本期刊,对于武周朝的老百姓来说绝对是一件新鲜事,就如同买过期刊的人中流传的那句话一样:看完了还能用来练字,练了字还能用来包东西,包完东西还能在茅房里排上用场,这么一算,《十日闻》的价格简直就是实惠到了天际,真不知道发行这玩儿意的“李氏文化公司”东家有多败家。
可是商人们眼中看到的就不同了,长虹布庄的生意一下子从第三跳到第一,而且隐隐有将原本第一第二给甩到天边那种趋势,完全就是因为《十日闻》上的那一页文字带来的效果。
一些商人们打听之后才知道,《十日闻》光是在洛阳城发行数量就超过了八万册以上,加上那些走街窜巷的货郎,以及茶肆里拿出来读着玩的说书先生,基本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。
什么样的广告效果能够达到这种程度?显然这已经是蝎子粑粑独一份的了,除非是朝廷下令为某个商家打广告,可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呢,士农工商,商人永远是排在最后一位的,官府衙门能够高瞧你一眼就已经不错了,还指望着官府衙门给你广告——呸,你那是不要脸。
所以回过神来的商人们纷纷开始寻找《十日闻》的东家,头汤没能喝上,这第二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