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宾,旁以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,以示郑重。
衡武帝逝后,本当长兄乾宁帝作为冠礼主人,为秦策加冠,但襄阳王如今已经借口起义军的名头指马京都,乾宁帝该是抓耳挠腮,想尽对策,顾不上秦策加冠的事宜,也托襄阳王理由正当的福,不必秦策去操心如何应援京都。
冠礼地点被定在青州祖庙,时辰则定于大暑。
即使活过一世,对古人务必讲究天时地利、良辰吉日,并苛刻严谨到一时一刻的风俗,楚淮青一直持以理解却不认同的态度,但当这件事落到秦策的身上,一贯淡然的书生却显得比谁都紧张,在这十天内,简直是脚不沾地,单是从别的州县请来有口碑的筮者便废了很大的功夫。
上辈子起义军没有逃去襄阳,襄阳王亦没有了借口挥师京都,所以秦策是被乾宁帝召回京都完成的冠礼,并以生辰之由,向乾宁帝讨来了楚国公家的赦免。
如此想来,似乎有很多事都与上辈子不同了,身为重生者的优势正在逐渐消退,今后究竟会演变出怎样的将来,楚淮青也不甚清楚。
两人面对面跪坐着,屋外已经传来热闹之声,看着走神的楚淮青,秦策唤道:“先生,可有什么不妥?”
楚淮青回神,摇着头笑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