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大胆臆测,小声议论。
“血屠夫功勋赫赫,名震边关,总领事必然有所耳闻。如今现身,甘愿做裁判,许是表示对其重视,恐有拉拢之意。”
“这个可能不是没有,毕竟,邹子英背后站着邹氏。邹氏的声威如何,想来都知晓。邹子英又是邹氏当代年轻一辈的领军人物,资质卓绝,拉拢邹子英,不乏示好邹氏的意思。”
“为何不可能是因为孙逸呢?”
“唔,孙逸吗?不乏这个可能!只是,个人觉得,孙逸的可能性,远不及邹子英。”
“不错!孙逸虽有猛修罗之称,且表现出来的资质远胜邹子英。但是,终究修为太浅,且缺乏背景,属于野路子出身。与背靠邹氏的血屠夫相比,就是云泥之别了。”
“是啊!很可惜,孙逸缺个好背景。否则,其声威,绝对会盖过邹子英的。”
人**头接耳,低声呓语,议论纷纷。
这些人的声音虽小,有刻意压制,但在场之人,谁不是耳聪目明之辈?
如邹明泉这样的宗师人物,蚊吟声都可以清晰捕捉,遑论如此明显议论?
听着人们几乎一片倒的猜测赵忠仁现身,许是重视邹子英,邹明泉的嘴角便是微微翘起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