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他有些不敢再投入了,如果自己手里的大军也被消灭,那俄国就什么都完了,在他的理解中,巷战应该是最能抵消北约联军武器优势的。
如此照这个理论就应该不去救援,并将所有部队分散到各个城市,但如果不去救援对军心士气不利,何况如果特罗茨基因为后援无望而投降,就将给各支部队开一个很坏的先例,就算在乌托邦主义的洗脑之下,面对北约联军的先进装备,恐怕以后投降的也不会少了,因此他左思右想之后还是觉得进行增援。
中华帝国和哥萨克帝国的联军虽然超过一百四十万人,却被分为了三个进攻箭头,在中路合围俄军东南方面军主力的两国联军只有八十万而已,因此乌里扬诺夫从预备队抽调了一百万军队,在两千架飞机的掩护下,向被围的斯摩棱斯克攻来,打算一举歼灭中哥联军的中路部队,彻底扭转战局。
可惜乌里扬诺夫不知道,高得语的计划是围点打援,他等得就是增援部队。以中华帝国陆军的进攻能力,特罗茨基的军队坚持不了两天,而他们被包围了半个月,就是因为高得语企图利用他们这个香饵钓大鱼。
对于巷战的艰难高得语很清楚,为了能够将俄军消灭在野外,高得语才没有立刻消灭三十万东南方面军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