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,根本没有签订任何停战协议,因此双方算是一直处于战争状态的,自然也谈不上宣不宣战,由于事起突然,现在俄军最高统帅部只能想方设法的调集部队,让前线能够顶住伊斯坦帝国的进攻了。
亚历山大三世给俄军的压力太大,造成大部分精锐俄军都驻防在东部战线,南线只有不足二十万俄军,而且他们大多是卫戍部队,先进装备尤其是反战车武器不多,何况在南线和国内之间,还横栏着一道大高加索山脉,这让俄军的物资补给与兵力调动非常困难。
俄国国内经济形势一直不佳,外汇来源的主要依靠就是北方的各种金属矿藏和南方的几处油田,而油田中尤其以巴库为最大。建设资金短缺,使得俄国的基础设施并不是很好,从国内到高加索地区只有两条初级公路,并无铁路连通。
和俄国形成鲜明的对比,伊斯坦帝国在加入了北约之后,由中华帝国的几家铁路公司承建,在国内修建了好几条双线铁路,依靠这些铁路的快捷运输,大量装备和补给物资可以迅速的运抵前线,有利的保障着军队的进攻作战。
现代战争打得就是高科技兵器,打得就是后勤补给速度与质量,因此在战争初期,俄国已经先输了一半。与大高加索山脉的艰险难行不同,在飞机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