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子瞪眼:“我什么时候嫌言娃子穷啊,这年头谁不穷?我是觉得那老杜家的太难缠了,而且那言娃子,哎,对老杜家的太狠了。”
十五六岁的姑娘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,特别是农村人普遍早婚,姑娘基本都是十七八岁就定了人家。李幺妹的年龄比季言之大了好几个月,也算是到了说亲的年龄。
而说句夸张的话,季言之明面上穷,又没父母还有阿婆这个腿脚逐渐不变的‘累赘’在,如果不是读书的成绩名列前茅,他…好吧,就是因为会读书的关系,他一直是村里大妈大婶们嫁女儿首要排除的对象。
不过李幺妹的娘王大婶却不这么想,阿婆是个厚道人,不然也不会被老杜家那几个缺德鬼欺负得那么惨,还要靠辛苦养大的外孙给他找回场子。闺女只要嫁了季言之就能当家作主,穷点怕啥,谁家不是这么穷过来的。小两口只要把劲儿使在一起,就能把日子过好。
王大婶的心思,李幺妹不说全知道,但也了解得七七八八。
李幺妹很赞同王大婶的观点。她本性大方,和着季言之相处起来也不忸怩,自然而然少不得会维护季言之一二。这不,李大爷的话刚落,李幺妹就急了,赶紧说话道。
“阿爸,这哪是言哥儿狠啊。就老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