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州,阳泉酒家的柜台,与别处没什么不同,都是曲尺形,临街设立。
一楼零散的长凳方桌,二楼略有装潢的雅间,无论贫富,总有待处。
客人来往,总会点上一小壶酒,慢慢的喝着,在说书人的声音中,打发着闲散的时间。
作为一名秀才,孔吉义向来是不愿意与那些喝酒间大声说话、飞沫四溅的粗人为伍的,与其坐在一楼,忍受混乱的鸡鸭嘶鸣之声,他更愿意在二楼包个临近河边的房间,约上几位同样饱读诗书的友人,一边饮酒吟诗作乐、一边探讨天下大事,以泄胸中所学无从施展的怨气。
但今时不同往日,十天前,在原本的说书人老鲁因病休息的时候,酒楼之中,又来了一位新的说书人。乘人之危,抢夺他人的饭碗,这确实不是什么好事。就连酒楼的掌柜,都有些看不过眼,想要将他驱逐。可惜,他所说的故事,胜在新奇有趣,与老鲁讲了几十年、大家早就听腻歪了的‘三国演义’、‘西游释厄传’大为不同,是为酒楼招揽了不少新的客人。没有人会对钱过不去,当酒楼的老板发现每日的收入大幅度上涨之后,也就对其听之任之了。只可怜了之前的那位说书人老鲁,当他伤病初愈、回到酒楼之时,这里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了……